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臺灣文學史專題討論下
Topics on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(2) 
開課學期
112-2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臺灣研究學程  
授課教師
楊雅儒 
課號
TwLit7002 
課程識別碼
145 M0022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國青324 
備註
兼「臺灣研究學分學程」藝術與人文領域。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上課時間為13:20開始的678節,與課程網不同,務請注意!
本課程為臺灣文學研究所的基本必修課,分為上下學期,共一學年課程。
建構臺灣文學史的工程一直在進行式中,包括:文獻史料的發掘、作家的訪談、文壇故事的流傳、史觀的呈現、以那些新的角度詮釋等,本課程希望透過若干議題的探討、作家的訪問與演講、及新出版的資料來更新或補白臺灣文學史對作者、場域、作品的理解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以戰後世代與主題為主軸,除了關注既有的文學史書寫為臺灣文學年代、世代、重大事件、作品類型標舉出的議題外,也著重近年學界關注的海洋島嶼觀點、大眾文學及非虛構寫作的意義、並著重從文史工作者的訪談發掘作家尚未被注意的生命經驗、交友連結及生活場域中的故事,以便更宏觀思考文學發展過程的各種影響因素,增益臺灣文學史有更多重省與重寫的思考方向。 
課程要求
導讀30%
討論(每周針對閱讀內容提出約800字想法與提問,說明嘗試解決的方法與效果) 20%
第七週作業(任選一份雜誌做觀察報告)20%
期末論文(8500字~12000字) 30%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3-6小時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每週課堂主題內容 
參考書目
呂正惠《戰後台灣文學經驗》(1992)
岡崎郁子《台灣文學—異端的系譜》(1996)
周英雄、劉紀蕙編,《書寫台灣:文學史、後殖民與後現代》(2000)
張誦聖《文學場域的變遷》(2001)
蔡雅薰《從留學生到移民:台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~1999》(2001)
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《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》(2004)
劉亮雅《後現代與後殖民: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》(2006)
陳建忠《被詛咒的文學―戰後初期(1945~1949)台灣文學論集》(2007)
陳建忠、應鳳凰、邱貴芬、張誦聖、劉亮雅《臺灣小說史論》(2007)
張錦忠、黃錦樹編《重寫臺灣文學史》(2007)
李育霖《翻譯閾境:主體、倫理、美學》(2008)
范銘如《文學地理: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》(2008)
蕭阿勤《回歸現實: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》(2008)
游勝冠《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》(2009)
張俐璇《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》(2010)
葉石濤《台灣文學史綱(日譯註解版)》(2010)
楊照《霧與畫: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》(2010)
蕭阿勤《回歸現實: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(二版)》(2010)
蕭阿勤《重構台灣: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》(2012)
國立臺灣文學館「台灣文學史長編」33冊(2010~2013)
陳芳明、林惺嶽等著《中華民國發展史.文學與藝術》上下冊(2011)
楊儒賓、白適銘、王志明等著《人文百年.化成天下: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》(2011)
陳國偉《類型風景:戰後臺灣大眾文學》(2013)
劉乃慈《奢華美學:台灣當代文學生產》(2015)
張誦聖《現代主義‧當代台灣:文學典範的軌跡》(2015)
張俐璇《建構與流變:「寫實主義」與臺灣小說生產》(2016)
楊雅儒《人之初‧國之史:二十一世紀臺灣小說之宗教修辭與終極關懷》(2016)
吳桂枝、楊傑銘主編《(陳建忠文集1)島嶼風聲: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》(2018)
吳桂枝、楊傑銘主編《(陳建忠文集2)記憶流域:臺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》(2018)
陳惠齡《演繹鄉土: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》(2020)
黃美娥編著《世界中的台灣文學》(2020)
陳芳明《台灣新文學史(十週年紀念新版)》(2021)
王德威編著《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》(2021)
王鈺婷編著《性別島讀: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》(2021)
張文菁《通俗小說からみる文學史》(2022)
荊子馨〈邁向島嶼化的東亞:臺灣、濟州、沖繩與去殖民〉(2021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導讀 
30% 
 
2. 
討論 
20% 
討論(每周針對閱讀內容提出約800字想法與提問,說明嘗試解決的方法與效果) 
3. 
作業 
20% 
第七週作業(任選一份雜誌做觀察報告) 
4. 
期末論文 
30% 
期末論文(8500字~12000字) 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作業繳交方式
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
考試形式
書面(口頭)報告取代考試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20  主流與異端系譜:建構臺灣文學史
 吳米森導演《再見原鄉》
 回顧黃得時、葉石濤、陳芳明、宋澤萊、王德威、岡崎郁子、梅家玲、黃錦樹文學史書寫
 
第2週
227  本土與外省交會: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書寫
 1947~2020二二八文學作品與論述
 白色恐怖小說選‧白色恐怖散文選
 每位同學閱讀兩篇二二八作品與至少一篇論述進行分享,最後綜合討論作品主題、風格、手法變遷
 
第3週
305  戰後初期本土作家與集團
 吳濁流《亞細亞的孤兒》、《臺灣連翹》
 林海音:從父叔輩故事到半個文壇的客廳
 鍾肇政與《文友通訊》
 《台灣文藝》
 廖清秀《恩仇血淚記》 
第4週
312  戰後初期外省作家與官方文藝政策
 朱西寧《1949來台日記》
 中國文藝協會,《文協十年》
 張典婉《太平輪》
 李瑞騰〈「中國文藝協會」成立與一九五〇年代台灣文學走向〉
 蕭義玲〈「文化清潔運動」與五○年代官方文藝論述下的主體建構──一個詮釋架構的反思〉
 
第5週
319  【講座】藤井省三教授演講 
第6週
326  專題講座1:陳允元(台北教育大學助理教授)
講題:「戰後台灣現代主義詩的根與路徑」
 藍星、創世紀
 笠詩社
 
第7週
402  現代主義在臺灣:翻譯與文學生產
 《文學雜誌》、發刊詞與夏濟安
 柯慶明《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‧學院的堅持與局限1──試論與台大文學院相關的三個文學雜誌之一:《文學雜誌》》
現代主義文學代表作家
 白先勇《臺北人》、王文興《十五篇小說》、歐陽子〈魔女〉、
王尚義《野鴿子的黃昏》
繳交作業
 
第8週
409  鄉土文學論戰
 尉天驄《鄉土文學討論集》
 《筆匯》
 
第9週
416  從鄉土走向現實關懷
《文季》
《人間雜誌》與陳映真 
第10週
423  從現代走向現實
七等生、王禎和、鄭清文

期末報告題目提案
 
第11週
430  後殖民小說與論述
 劉亮雅〈1987年以來臺灣後殖民小說〉
 《中外文學》1992年論戰
 施叔青「台灣三部曲」、平路「臺灣三部曲」之《婆娑之島》 
第12週
507  專題講座2:顧玉玲 (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副教授)
講題:非虛構書寫的實踐與實驗─從台灣的報導文學談起
 
第13週
514  邊緣與文明:人權文學發展
 同志:紀大偉《同志文學史:台灣的發明》
 畸零人/女性:舞鶴〈悲傷〉、李昂《殺夫》、陳雪《附魔者》
 
第14週
521  類型文學:自然書寫
 孟東籬
 凌拂
 吳明益 
第15週
528  類型文學:飲食文化書寫
 蔡珠兒《紅燜廚娘》
 李昂《鴛鴦春膳》
 洪愛珠《老派少女購物路線》
 蔣勳《五行九宮:母親的料理時代》
 
第16週
604  期末論文題目、大綱、前言發表
607繳交全文